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理论变革等,社会对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的要求已不仅限于运动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而是对其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技术技能本位的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于新时代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了。为了更好迎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对体表专业学生的培养,既要重视运动技术技能的训练,也要关注教学能力的提升,科学、有效地打造合格的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体育舞蹈运动的特征以及体表专业学生的个性,重点培养他们教学能力。教师应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有序的组织课堂教学,融洽课堂氛围,并最大可能的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找到主体地位。本研究采用教学实验法为主要方法,通过对高等院校24名从事体表专业体育舞蹈方向教学的专家进行调查后,筛选出教学操作所需的语言表达、组织、讲解示范、纠错操作4种基本能力,并围绕着4种基本教学能力设计出对应相关的培养模式后,选取江西旅游商贸学院体育学院2014级和2015级体表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学生做为研究实验对象,并将2014级的学生做为实验组,2015级学生做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实验组教学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对照组给予技术技能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为期1学期共16周的实验。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技术技能和教学能力进行测试。在对比实验组前后数据可知:(1)运用教学能力本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教学能力,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2)以教学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对学生体育舞蹈技术技能的常态化学习与训练不会有不良的制约作用,而且还会促进实验组学生进一步改进并完善各项技术技能。(3)运用教学能力本位教学使得学生自主构思设计的教学流程、自主组织的教学比赛和分组练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了学生主动加入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对于整个组的教学组织实践能力等到提高。(4)教学能力本位授课模式对提高学生教学讲解示范实践能力效果显著。(5)教学能力本位授课模式“一一匹配”的学习与演练方式提高了学生现场纠错操作能力,强化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动机。(6)教学本位授课模式的“口试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现场语言表现能力且作用突出。针对研究所得结果,提出以下3条建议:(1)体表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必须列入课程计划。(2)授课方式应该是教学能力本位与技术技能本位并重。(3)学生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市场相结合。鉴于实验取得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吸取传统教育的精华,摒弃传统教育中不合时宜的教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和迎合市场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