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清末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以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有救民众于水火的强烈愿望,但在现实中却屡遭挫折。他深刻认识到旧军队是靠不住的,要想使革命事业得到发展,必须在建军问题上另谋出路。进而孙中山效仿俄国军队的组织方法,建立党军,欲达到革命成功的目的。但是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革命军迅速沦落为屠杀革命和人民的工具。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血的教训,深刻认识到了组建中国新军队的重要性。在这种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汲取国民革命军初期建军的经验教训,并在借鉴苏联先进建军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通过一系列新的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成功地塑造了一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新型人民军队。尽管当今的时代不同以往,但是毛泽东关于中国人民军队制度建设的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仍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阈,对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逻辑起点、历史起点、基本特点和人民军队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各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主要是追溯了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的的理论渊源。明确指出,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它的基本原理为指针,立足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军情,总结中国人民军队的独创经验,吸取中国古代传统军制思想的精华,并在批判吸收资产阶级建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符合中国人民军队建设实际的理论体系。它的思想渊源既有马克思主义,又有中国古代传统军制思想的精华,同时还包括资产阶级建军理论的精华,而马克思主义是它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概括为理论基础,从军队领导制度建设、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建设、军队民主制度建设和军队法律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分别从历史考察、实践形式和理性思考等方面对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刻阐述。 第六章深入探讨了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历史起点和基本特点等问题。因为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是一个由多种具体制度建设思想构成的有机体系,要想深化对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的认识,一定不能忽略这一思想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同时,只有深刻认识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加彰显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军队制度建设过程中作出的重大贡献。 第七章以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制度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基础,深刻总结了人民军队制度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经验,凸显了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的价值意义。明确指出,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是对中国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抽象和高度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飞跃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较之毛泽东时代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毛泽东人民军队制度建设思想并没有过时,它留下的经验启迪是历久弥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