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深化国企改革战略部署的重点.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改革将会以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为主要重点,特别是在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中,将加大国有资本退出、社会及民营资本进入的步伐.国企改革经历了承包经营、厂长经理负责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阶段,但一直没有摆脱一股独大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所有者缺位、委托代理成本居高不下、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问题,等等.这次国家确定的以产权结构的调整为重点的国企改革,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国企体制上的缺陷,在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促进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经营机制的转变.该文以广东省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产权多元化改造为研究对象,对国有企业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与公司治理理论、博弈论和波特的竞争分析模型,结合晶通集团的现状,探索企业从国家所有向产权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制定出一个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又切实可行、操作性强、效果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案.同时,根据晶通集团自身与所处行业环境的特点,指出要实现企业的成功改制,必须在完成产权改革的同时,对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和经营战略也应做出相应的完善和调整,以确保改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是:国企改革必须在当地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结合企业实际才能顺利进行;产权多元化时的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应结合行业特点与公司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设置;企业产权并非决定企业经营效率的充分条件,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同时,必须对现有经营机制进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