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静脉血中分娩镇痛药物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anshuan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实施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产妇,进行新生儿脐静脉血中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的浓度测定,以此来评估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其新生儿的安全性;2.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1.选择自愿实施硬膜外麻醉+PCEA的初产妇,共35例,经产科医生检查其可经阴道分娩,并排除椎管内阻滞禁忌症,待其宫口开大≥3cm时可实施硬膜外麻醉,待新生儿娩出时分别抽取产妇外周静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各10ml,经离心后取上层血浆至于-20℃的冰箱中保存待用,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分别测定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浆中枸橼酸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药物浓度,通过与母血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比较,评估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的安全性;2.实施硬膜外麻醉+PCEA产妇为镇痛组,共35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的95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新生儿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颜色改变、新生儿窒息)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1.新生儿脐静脉血中镇痛药物浓度安全性分析:母亲外周静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分别为(2.87±1.91)ng/ml、(7.36±7.5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外周静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罗哌卡因血药浓度分别为(117.41±35.25) ng/ml、(13.88±12.69)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组新生儿Apgar评分1min、5min分别为(8.70±1.43)分、(9.92±0.41)分,对照组为(8.85±0.61)分、(9.88±0.5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镇痛组羊水颜色改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例数分别为3(9.43%)、1(2.86%),对照组分别为5(5.26%)、2(2.11%),两组羊水颜色改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  结论:1.新生儿脐静脉血中可测出舒芬太尼残存,且其浓度值高于母血;与母血相比,新生儿脐静脉血中罗哌卡因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2.实施硬膜外麻醉+PCEA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颜色改变及新生儿窒息率无影响。
其他文献
新工科背景下,学科的交叉融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电工电子及测量技术》课程的改革为例,分析了当前“二元制”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课程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依托于信息化技术、网络平台、教学理念等,可建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对混合式
研究目的运用应变率显像(strain rate imaging, SRI)技术定量评价尿毒症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正常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纵向收缩与舒张功能。研究方法(1)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