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一种实用主义法律解释观论证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zheng5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规范的适用离不开刑法解释,刑法解释是刑法学中的基本问题。而刑法解释的立场问题则又是基本中的基本,关系着刑法解释的全局,正确地把握刑法解释的立场问题意义重大。很多时候,立场决定了我们怎样做出一个具体的刑法解释,但也不尽然。惟一不变的是,我们会以对后果的预测来选择一种解释,折衷现象就是一种明证。坚持立场,哪怕是天塌下来,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现实中我们往往并不是这样做的。立场是用来辅助我们把握和解决问题的,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往往不是任何一种立场所能把握的。因此,我们或许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问题,妥当地解决问题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分为三章,围绕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问题进行了一种实用主义分析,意在确立一种面向问题的、不拘立场的立场--实用主义的刑法解释立场。 第一章刑法解释的立场与罪刑法定,分为四个小部分,分别是罪刑法定原则内涵的历史考察、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用主义理解、刑法解释的性质--正当性论证、对刑法解释与罪刑法定关系的实用主义把握。意在揭示带着内容的罪刑法定原则并非神明,不管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还是对刑法解释立场的把握我们都应该进行实用主义的权衡。 第二章刑法解释的目标定位,也分为四小部分,分别是刑法解释的目标定位学说概览、刑法解释目标定位学说评析、立法原意与文本原意、实用主义的目标定位。本章介绍和分析了目前学界关于刑法解释目标定位的学说,指出了各种学说的不足,意在用实用主义来调和各种学说,确立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实用主义目标定位。 第三章刑法解释的限度,同样分为四个小部分,分别是形式解释论简介、实质解释论简介、对可能文义及国民预测可能性的质疑、类推的回归。同样秉承实用主义的立场,着力分析了“可能文义”的非客观性和国民预测可能性的虚妄,在考夫曼教授关于“类推”的界定上,主张类推的回归。 结论部分,笔者指出了我们的知识的不完备性,我们对于法律的认识的不完备性,因此,我们关于刑法解释的立场的认识也就可能存在偏颇。解决好问题或许才是最重要的,笔者在此重申了刑法解释的实用主义立场。
其他文献
在当今时代,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目标,也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大主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法律与发展的运动也就应运而生,成为整个发展实践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当前,由于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使原本就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职生的就业问题更成了我国职业教育亟待关注和解决的
针对钢制抽油杆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由于标识腐蚀造成的不易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解决措施,即通过抽油杆方形段形状的改变达到便于识别的效果,如改方形段为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