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复杂受力时,各种受力状态之间存在承载力相关性现行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未考虑或者部分考虑承载力相关性的做法未能正确合理地反映构件的受力状态本文基于剪扭压弯和弯扭三种承载力相关性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压弯剪扭四种力作用下的构件承载力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对《规范》剪扭构件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规范》在考虑剪扭构件混凝土部分剪扭相关性时所用的―三折线‖简化模型将混凝土部分提供的抗扭和抗剪承载力相关曲线外扩,使得混凝土部分的计算承载力被高估,设计安全度偏低本文基于直线剪扭相关模型提出两种修正公式,修正公式一在《规范》公式的基础上对混凝土部分的抗扭承载力折减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二不区分抗扭抗剪钢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能返回验算从试验对比可靠度分析配筋以及直线相关性模型验算四方面将中美规范公式以及修正公式与试验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发现《规范》公式安全度偏低,不能满足《统一标准》的要求;美国规范公式可靠指标较高,安全储备很大;而修正公式一和二安全度在中美规范公式之间,既保证工程经济性也能基本保证结构安全性对《规范》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规范》偏压公式具有不连续不可导性,接近轴压点的小偏心段较轴压点趋于不安全,且计算需判断大小偏心,步骤繁琐提出了压弯统一计算公式,该公式能使受弯偏压和轴压三种承载力计算公式统一起来,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利用统一公式计算对称配筋偏压构件时可取消判断大小偏心类别,并且计算所得的钢筋面积能返回统一公式验算,统一公式与试验数据拟合较好,且可靠指标满足《统一标准》的要求,计算所得的钢筋面积与规范公式比较接近,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对《规范》弯扭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规范》在计算弯扭构件时没有考虑弯扭相关性,而是分别按纯弯和纯扭计算配筋,该做法与国内外大量试验结论相矛盾,未能正确反映构件的受力状态,且过高估计了构件的承载力由于规范未考虑弯扭的相互减弱作用,试验值与规范公式比值的平均值较小,变异系数较大,与试验数据拟合较差,安全度偏小本文建议的修正公式基于构件的整体相关性,同时考虑了混凝土和钢筋的弯扭相关性,采用1/4圆弧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配筋能返回公式验算将《规范》公式与修正公式对比发现,1/4圆弧模型计算模式准确,安全度大幅提高以弯扭相关性作为连接剪扭相关性和压弯相关性的桥梁,推导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的统一公式,公式直接考虑了压弯剪扭四种受力状态的承载力相关性由该公式推得的单一受力和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计算式与国内外试验数据符合较好,公式不仅适用于所有单一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计算,还适用于压弯剪扭弯扭弯剪和压剪5个两相关计算,弯剪扭压弯剪2个三相关计算以及压弯剪扭四相关计算按统一公式得到的配筋比中国规范的配筋更为合理,且较为符合试验规律利用统一公式可方便地判断构件在单一受力或者复杂受力状态下的破坏情况以及计算构件的剩余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