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的传承发展及音乐资源的保护开发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海戏旧称“淮海小戏”,是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淮阴地区、连云港市及盐城、徐州、扬州地区的部分乡镇和皖北一带。源出于海州、沭阳、灌云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三弦伴奏,又称“三括调”,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淮海戏优美的唱腔、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等,都体现出淮海地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彰显地方音乐特点,体现区域语言声调、承继传统民俗民风、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等方面,淮海戏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把“淮海戏的传承发展”和“音乐教育资源的保护开发”作为论文研究内容的两个主要方面,拟通过对淮海戏源流的梳理及其发展空间的考察,理清脉络、洞悉变化;通过对淮海戏戏曲音乐精品(经典声腔,特有板式、乐器等)的分析研究,论证其作为音乐教育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能使淮海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更为积极和有效。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包括论文研究的缘起、淮海戏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是对淮海戏生成环境的考察研究。第二章是对淮海戏发展空间的考察研究。第三章是对淮海戏戏曲音乐精品的考证分析。第四章是对淮海戏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其他文献
在溶剂热条件下设计并合成了1个结构新颖的功能配合物:[CuI2(BBTP)]n(1,BBTP=1,5-双(苯并三氮唑)戊烷).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以及固体荧光光谱等
<正>"概念炒作"、"野蛮生长"、"社会转型"等三类风险是大数据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核心关键问题。当前,大数据技术以及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三类风险:"概念炒作"的风险、"野蛮
随着可靠性等通用质量特性在现代设备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设备中的序贯式设计方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多质量特性设计要求,导致设计费用与设计时间大大增加。为使设备的多
以Ti粉、TiC粉、Al粉、V粉为实验原料,采用高能球磨和原位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Ti,V)3AlC2块体材料,采用XRD分析、SEM扫描电镜和EDS分析对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
本文主要提出了船体剖面剪流计算中闭室单元的一种快速搜索算法。算法是以计算几何图形扫描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行业特征的改进型快速算法。同时结合实际算例,给出了算法在剪
<正>资产管理业务的影子银行特质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金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