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智库发展历程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是一个多维的精密有机体,社会治理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决定了政府依靠自身力量决策常常要承担相当高的社会成本、时间成本、试错成本。智库,能够有效弥合知识和政策之间的鸿沟,被形容为“国家智商”、“政府外脑”,是继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外的“第五种权力”,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治理影响巨大。在国家倡导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背景下,本文尝试从治理和历史的角度来探索和研究民间智库,梳理其各时期发展的脉络,承前启后,使之对我国民间智库的研究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希冀对我国民间智库的发展定位及对政府治理提供建设性的启示。本研究主要依靠智库出版物、智库相关讲座、中国知网和知名民间智库官网,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探究我国民间智库的起源、发展历程、分析其核心价值、挖掘其优势特点,以揭示其成功的原因。本文以为,根据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和民间智库的研究领域,可将我国民间智库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先行探索、学者驱动、社会优化和政府推动四大时期,尤其是政府推动时期,为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先后通过了中国顶级智库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方案,民间智库的入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为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针对智库的核心价值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在本文的最后,对“政府推进时期”的民间智库本身、智库体系和政府治理及公共决策分别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民间智库的发展和治国理政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 魏彧 于春沣)昨天下午,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机构改革有关精神,讨论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市机构
报纸
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课程体系构架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本文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实际,阐述了构建“岗证课赛深度融合”课程体系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