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来看,随着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活动的积极性逐渐提高,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企业绩效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机构投资者是否真正参与到了公司治理,是否在提高企业绩效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及机构投资者在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方面能否发挥作用,这些问题目前仍不明确。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的发展和绩效具有深远的影响,关于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对于上市公司发展和企业管理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背景与现状,从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角度出发,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和股东积极主义理论等理论基础,探究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希望借由本文的研究能够得到提高企业绩效的建议,研究如何监督管理层,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制约作用。并将机构投资者按照与被投资单位是否存在商业关系,即独立性角度进行分类,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选取沪深A股2011-2015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2)从独立性角度考虑,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3)引入企业成长能力作为调节变量,结果显示,企业成长机会越多,部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性就越强。本文提供的实证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有股份能够改善企业绩效,此外,企业成长能力会改善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发现机构投资者在改善企业绩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