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的高等院校推行以院系调整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私立大学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走向消亡。一直以来,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是一个未被系统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为个案,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从接管、改造和院系调整角度对其在建国初期的变迁过程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希冀通过本文的个案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私立大学在建国初期的生存样态,从而为充实私立大学个案研究贡献一份力量。本文主要讨论两个方面内容:一、中共对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接管的思考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同时注意考察中华大学在接管过程中的自身反映。在“坚决改造、逐步实现”改革旧高等院校的方针指导下,武汉市文教接管部对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采取“宁曼勿乱、稳步前进”的谨慎接管态度,与此同时,中华大学审时度势;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双方在接管过程中“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中华大学的接管工作。二、武昌中华大学在管理体制、教学体制和大学体制上的具体改造过程。这是本文的关键部分。管理体制改造上,通过改组董事会削弱旧有组织权力和成立新校务委员会这一新的管理组织机构来实现;教学体制改造上,通过实施破旧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以精简课程和教法改进为重点的课程改革来实现;大学体制改造上,通过1949年至1951年第一次小规模院系调整和1952年的全国性院系调整来实现。中华大学在这一改造过程中私立性质不断发生变化,并呈现出向公立性质转变的发展趋势。然而,随着建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其最终在全国性院系调整的浪潮中被调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