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宁陕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典型的山区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制约着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近年来全县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林下生态养殖发展畜牧业,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通过应运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简析了宁陕县畜牧业发展成绩、现状、优势及劣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宁陕县地处秦岭南坡,国土总面积3678km2,全县目前辖11个镇,80个村(社区),总人口7.40万人(年末常住人口7.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7万人)。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2%,草场面积广阔,有可利用草地面积6.53万hm2。全县畜牧资源的形成及其数量、品种、分布,都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发展生态畜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正确合理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地指导畜牧生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农户仍然存在着小农经济思想,长期以来没有把畜牧业当作主业来抓,全县以生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基础差,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小。自2005年以来,宁陕县把畜牧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经过几年发展,农民过去传统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养殖户的商品意识增强,基础条件、发展规模质量逐年增大提高。宁陕县发展畜牧业主要存在下列几方面问题:畜群结构不够合理,品种退化,生产性能差,商品率低;精饲料品种单一,青绿饲料供应不均,营养不全;基层畜牧兽医站设备简陋,资金缺乏,人员少,技术水平低。宁陕县是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核心水源地,不适宜发展规模化的畜禽养殖,根据这一特定的农业生态条件,为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全县应发展适度规模的生态畜牧业,主要发展策略:树立生态循环农业的思想,搞好农林牧渔结合;合理开发利用草场草坡,有计划的进行草场改良;扩大饲料生产,推广生态饲料加工技术;做好畜禽良种和先进技术推广工作;建设商品基地,打造特色畜产品;加强畜禽疫病的防治和检疫;搞好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宣传生态畜牧业,增强农民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