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要使其化育人的功能真正得以发挥还需要解决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研究与讨论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但是,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仍然难以改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情形是,一方面文言文教学在学校语文教育中遭遇尴尬,一方面学界、文化界对文言文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赞赏有加。因此,我们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高中文言文教学为研究对象,立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做一个初步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申小龙教授的“汉语人文性”理论,对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首先对文言文、中国传统文化等概念进行了说明,接着阐述研究意义,然后从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研究、内容研究以及教学方法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现状的分析和阐述,最后对研究方法作一个说明。正文部分,第一章,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从文化心理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教材内容教学的需要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使选题意义更加具体明确。第二章,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总结其结果并分析,最后从教学背景、师生素养两个大的方面结合理论依据进行归因分析。第三章,对实施策略提出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接着从教学理念、文化氛围、评价机制、教师素养几个方面提出策略实施的条件,为下一章实施策略的提出做准备。第四章,分别从文言知识、礼仪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古代散文教学,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提出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概括,并总结不足之处,做出研究展望。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中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研究,结合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考虑到“文言”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的书面语言,对古人文化与思想记载和传递上具有的特殊作用,从文言文中的“言”、“文”处去探求其与人、与文化的关系,深入到文本的传统文化要素中,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而不是笼统的形而上的策略,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文化传承与研究的载体,是古今智慧碰撞与交流的枢纽。基于文言文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本人希望本文的研究过程及成果能够对相关教学研究有所贡献,能够让人们对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关注,提出更多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