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中国贸易规模的急速增长在全球引起热议,“中国制造”和“中国加工”被广泛研究。为了真实的反映中国以及世界各国实际对外贸易情况,国内外学者通过分析贸易活动的特征,将研究视角从最终产品贸易深入到生产投入的中间品贸易,将统计对象从进出口总值深入到国内增值和国外增值分别核算,设计新的方法和模型对全球贸易活动重新考察。本文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通过建立出口竞争力测算指标体系,通过与传统统计口径核算方法比较结果显示中韩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被高估,而日本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被低估。中国纺织品、纺织产品、皮革和鞋制造业、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制造业回收业出口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竞争优势虽然不是很显著但在不断增强。日本和韩国在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竞争优势,但出现缓慢下降趋势。根据制造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日两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消极影响,对韩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却具有积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产生消极影响,对日韩两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具有推动作用;研发活动投入增加对中日两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对韩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影响不显著;汇率上升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产生消极影响,对日韩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专业化分工程度加深对中日韩三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都具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