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在对寺庙的开发建设采取严控政策,不鼓励由财政投资建设寺庙。因此,寺庙的建设一般采取政府全额投资或民间投资两种模式,主要以民间投资为主。但是,寺庙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益性项目,有巨大的捐赠性财产,如果政府监管不到位,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城市社会生活以及文化传承的需要,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制约,如何给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公益服务,有效地监管巨额的捐赠性资产,产生更大的公益效益,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就结合旅游项目、政府公益性项目PPP模式融资现状,提出昆仑关关帝庙项目的采用PPP融资模式应用及其风险管控研究。首先,对采用PPP融资模式的大遗址旅游项目及政府廉租房项目等政府公益性项目的运用实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国内外PPP模式的应用现状与特色,展望了中国在政府公共文化设施项目采用PPP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势;其次,从对政府全额投资兴建与民间投资兴建两种模式优劣分析的基础上,对昆仑关关帝庙项目采取PPP模式融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及其采取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具体介绍;再次,对PPP融资模式下昆仑关关帝庙项目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运用流程图法和鱼刺图法识别昆仑关关帝庙项目的风险因素,通过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昆仑关关帝庙项目PPP模式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项目的运营风险与政治风险是最值得关注的风险;最后,提出了昆仑关关帝庙PPP模式风险应对的策略建议。PPP模式昆仑关关帝庙项目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运营风险、融资风险和建设风险四大部分,针对政治风险采取了损失控制,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容忍的措施;融资风险采取风险保留、风险补偿措施、建设风险采取风险转嫁措施;运营风险则用损失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部分验证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本文所展示的PPP模式的南宁昆仑关关帝庙项目实施情况,政府公益性项目采取PPP模式也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关键在于PPP模式路经选择和风险分担、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