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处于危机频发期。最近几年公共危机的不断爆发给国家与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危机,政府有它的局限性,也会有失灵的时候。在“全球性社团革命”的背景下,随着公民社会的逐渐兴起,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更好地良性互动,来切实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出发,运用公民社会与善治等理论来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机制问题。目前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机制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在法律机制方面:公共危机管理纲领性法律尚未出台,危机管理缺少最根本的法律依据;且对非政府组织的控制型管理,使得许多非政府组织难以获得合法身份。在信息沟通机制方面:由于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公开不及时导致非政府组织难以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延误治理危机的最佳时间。在组织机构方面:缺乏常设公共危机管理机构;而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自治性。在文化机制方面:由于政府传统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导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不多,而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也缺乏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结合上述原因分析,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机制、构建科学的信息沟通机制、优化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构建公共危机管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的文化机制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提出现实性思考。面对现代复杂型危机,唯有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两者相互合作,才能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