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的构建与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定义,其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在高校中,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以在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实践教育法、说理教育法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辅导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被网络信息大爆炸、受教育者年龄层的更替,以及高校辅导员人事制度改革等主客观因素影响着,已经到了必须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时刻。怎样做才能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有效性、针对性、实效性得到切实提高,改变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当代大学生心中占有一定分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则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从辅导员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着手,研究现有平台的使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后得出建立符合时代背景,满足教育需求的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最终借助网络技术和已有的网络客户端平台,提出构建微信息传播平台、PBL平台和学生信息反馈平台三大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并对三大新平台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界面设计、具体功能和预期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通过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的改革与创新,在高校中营造出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使在校大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逐渐养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品质、品格,并最终成长为支撑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得以实现的新世纪人才。
其他文献
我国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长期司法实践逐步暴露出这一证明标准存在着客观性过强、实际操作标准模糊、标准过于单一、缺乏多层
个人主义思潮是指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播,被很大一部分人追随的,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
舆论监督是我国宪法赋予的公民的一项权力,将司法权力置于公民的舆论监督之下,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成为公众发表意
供养有阙之法是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供养有阙的理论渊源为儒家的孝道思想,孝道思想则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兴盛于三千年前的西周,自春秋末年孔子对其进行系统的阐述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