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病理的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0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研究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相关分子的动态变化,从而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小鼠300只,每100只为一组,共分三组,每组中有90只给予0.3%阿奇霉素溶液200mg.kg-1、400mg.kg-1、800mg.kg-1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剩余10只为对照组,在注射阿奇霉素后0h、3h、6h、12h、24h、30h、36h、42h、48h和54h10个时间点取材,每个时间点取10只小鼠,利用赖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活性变化;同时利用HE染色的方法检测各时间点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利用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各时间点小鼠肝组织中PCNA、Bcl-2、Bax、HSP70、HSP27、TNF-α、VEGF等分子的表达变化,用Gel Pro4.0软件计算蛋白相对表达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较,200mg/kg阿奇霉素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变化不明显;400mg/kg阿奇霉素模型组其ALT、AST活性于12h明显升高,24h逐渐降低并于54h时恢复正常;800mg/kg阿奇霉素模型组其ALT、AST活性均呈显著升高(P<0.05),在24h可达高峰,于30h开始降低,54h时可恢复至正常。200、400mg/kg阿奇霉素注射后小鼠肝脏组织学变化不明显;800mg/kg阿奇霉素注射,肝受到一定损伤之后,小鼠的肝脏失去正常结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注射阿奇霉素后24h肝组织损伤最为严重,然后开始逐渐恢复,于54h可恢复至正常。阿奇霉素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在3h,6h,12h,24h,30h,36h,42h,48h,54h之后肝PCNA、Bcl-2、Bax、HSP70、HSP27、TNF-α、VEGF蛋白的表达均可出现显著的变化趋势(P<0.05)。PCNA在阿奇霉素诱导后6h至30h明显降低,36h时开始升高,42h又有所下降,随后又升高,54h又降低; Bcl-2在阿奇霉素诱导后明显降低,在6h时达最低点,然后于30h开始升高,到36h和42h其表达又降低;Bax在阿奇霉素诱导后3h到6h逐渐升高,在12h达到高峰,然后降低,并逐渐向正常水平恢复。HSP27在阿奇霉素诱导后3h到6h开始升高,然后降低,在30h降至最低,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HSP70在阿奇霉素诱导后3h至12h先升高,24h时降低,并逐渐恢复至正常; TNF-α在阿奇霉素诱导后先逐渐升高,30h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降低,TNF-α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大量分泌,但因其高度的表达,可加重肝的损伤程度,因而后期又有逐渐降低趋势;VEGF在阿奇霉素诱导后于24h逐渐升高,30h达最高,于36h开始下降,48h逐渐向正常水平恢复。结论1利用800mg/kg阿奇霉素注射小鼠成功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2阿奇霉素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后肝组织PCNA、Bcl-2、Bax、HSP70、HSP27、TNF-α、VEGF蛋白的表达均出现显著的变化,这7种分子在此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正>日前,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的补充通知》,要求明确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的启动条件,统一市、县价格补贴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福州将执行价格补贴联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