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商业贿赂,这个危害市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毒瘤,也在悄然滋生蔓延,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入手治理商业贿赂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一方面,治理商业贿赂的举措、方针、政策,必须通过法律来确定,才能将之落实;另一方面,只有通过立法确定商业贿赂的违法犯罪性质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才能运用国家强制力惩罚商业贿赂的实施者,从而抑制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如果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得不到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那么,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努力就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综合运用了法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基于对我国现行关于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分析,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反腐败法、反商业贿赂法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比较研究,笔者试图指出我国商业贿赂治理的法律缺陷,并提出个人的完善意见。具体来说,论文共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商业贿赂的定义、特点及危害。在这一部分,为给商业贿赂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笔者首先对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经过对商业贿赂的主体、商业贿赂行为侵害的客体、商业贿赂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分析,指出:商业贿赂是指商业行为主体在商业过程中,为谋取商业利益而故意采用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好处等贿赂手段侵害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关系的行为。笔者认为,同现行定义相比,这个定义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商业领域贿赂现象的全貌,反映一个国家市场秩序的真实情况,并且能够适用于所有法律法规。笔者随后对商业贿赂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商业贿赂具有范围广泛性、目的明确化、手段多样化、侵犯客体复杂化、隐蔽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关于商业贿赂的危害,笔者深入分析了我国由于商业贿赂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层面上的危害。认为,我国要卓有成效地顺利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必须把完善反商业贿赂法律制度放在突出位置,弥补现有反商业贿赂法律的缺陷。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笔者通过对我国现行商业贿赂治理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分析,指出,我国现行商业贿赂治理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对商业贿赂的认定标准还有商榷之处;商业贿赂行为的行政责任存在着处罚幅度偏低、行政制裁种类不健全等问题,商业贿赂行为的民事责任侵权救济及归责原则也尚需完善;在刑事法律制度方面,建议设立独立的商业贿赂罪和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对于商业贿赂治理的其他相关法律制度,如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笔者也有针对性地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商业贿赂治理的法律制度完善。在这一部分,笔者通过对我国现行关于商业贿赂法律、法规的分析研究,以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反腐败法、反商业贿赂法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比较研究,根据论文第二部分提出的我国现行商业贿赂治理的法律制度缺陷,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完善建议。通过上述几部分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商业贿赂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很大,治理力度尚嫌不够。尤其在法律方面,包括行政、民事、刑事法律制度,都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尚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