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期融资券(以下简称短融)、中期票据(以下简称中票)作为我国信用债券市场最重要的2个品种,近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且短融、中票净融资额在债券市场中的占比不断增加。本文立足于分析我国目前短融、中票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与美国的短融、中票市场进行了分析对比,试图了解我国短融、中票市场的成熟状况。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一级市场的角度分析影响短融、中票利差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选取了银行间交易上协会每周发布的定价估值矩阵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同期限金融债收益率之差作为本文的因变量样本数据。然后根据金融常识与市场经验选取了14个可能对短融、中票一级市场利差具有重大影响的金融变量作为分析的自变量。
由于定价估值涉及3个时间点和4个评级的12组数据,且自变量较多,自变量之间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选取了主成分分析模型作为本文数据分析的基础模型,根据分析确认出了5个剔除了自相关关系的主成分因子,分别是货币市场利率、宏观经济状况及通胀水平、货币供给增速、债券超额需求和一月效应。
分析得到短融、中票一级市场利差与货币市场利率、货币供给增速和一月效应呈正相关关系,与宏观经济状况及通胀水平、债券超额需求呈反向变动关系,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得出了AA短融、中票抗通胀能力最强,一月效应会导致短融、中票利差扩大以及AAA最容易受到股市上涨和贷款增加的负面影响等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