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茂金属的新型手性配体的开发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C2-对称的手性二茂铁配体的合成及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些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与铁处于同一族的金属钌所形成的二茂钌类手性配体还没有引起化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由于铁与钌处在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周期,两者的原子半径不同,形成茂金属的两个环戊二烯环的之间距离的差异会导致两类配体具有不一样的电子和立体效应,从而导致不一致的与金属络合性能及催化效果。本博士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二茂铁类和二茂钌类的新型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合成了以二茂钌为骨架的C2-对称双膦双氮配体,与钯络合试验后被应用于钯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取得98%ee的对映选择性。与相应的二茂铁配体比较,该配体具有非常高的对空气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又合成了非C2-对称1,2-二取代的二茂钌膦氮配体,并在不对称氢转移氢化反应中显现较高的催化活性,回流条件下5min反应即基本完全,取得了99%的转化率和99.9%ee的对映选择性。 在合成双膦双氮配体的基础上,还合成了基于二茂钌的只有面手性的双膦配体。通过二茂铁与二茂钌双膦配体与钯络合物的单晶X-ray实验及在不对称烯丙取代反应中的应用,发现了面手性配体的金属络合物分子中扭角与其在催化反应中不对称诱导作用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制备更高催化活性及选择性的新型配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此外,还对新型的C2-对称二茂钌双膦配体及二茂铁双膦配体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邻位取代基不同的一系列配体,并在不对称烯丙基氨基化反应中发现了产物的构型与原配体催化的反应相比发生了反转,优化反应条件得到了88%ee的对映选择性。在配体手性骨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配体进行简单的结构修饰即可有相反不对称诱导作用的情况非常少见,在面手性配体中还未见报道。 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以简单酮为亲核试剂的报道比较少,原因是这类亲核试剂要通过与强碱如金属有机试剂形成不稳定的烯醇结构,有的还要加入其它添加剂如三正丁基氯化锡使之形成稍稳定的烯醇醚,才能使反应进行。我们以烯胺代替不稳定的烯醇醚作为亲核试剂,在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取得了99%ee的对映选择性。同时烯胺比较稳定,使用安全,反应操作简便,是一类很好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亲核试剂。 最后,还合成了C2-对称以二茂铁为骨架的N,N,O,O-双噁唑啉配体,并成功地应用于不对称二乙基锌对醛的加成反应,得到了94%的收率和93%ee的对映选择性。与非C2-对称1,2-二取代的N,O-配体进行了对照实验,提出了可能的双金属过渡态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
量子点(QDs)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记物,克服了传统有机荧光染料的诸多不足之处,有望成为其替代物,人们已经在生物领域进行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探索与尝
烃类燃料催化裂解作为强吸热型反应,可有效解决高超音速器(HFV)的空气动力热问题,为飞行器主动冷却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HZSM-5沸石是吸热型碳氢燃料超临界催化裂解常用催化剂,但由于超临界反应流体的特殊性,存在反应物及其产物在微孔分子筛孔道中扩散困难和积炭沉积严重的问题,导致其在超临界状态下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有限,因此对其进行孔道结构和酸性的调控是十分有必要。本文通过离子交换法和碱中
学位
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时代一种新兴的技术和理念,在药物的药效和毒性评价、药物机理研究、疾病诊断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来研究中药药理是中药工作者目前所
本实验选用功率500W、频率20kHz的探头式超声波反应器,以蒸馏水为介质制备了超声改性淀粉。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随着超声波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的溶解率增加,溶液的温度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