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是新时代政府机构和各类企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推动自身发展过程中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这与政府和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息息相关,也与民众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网络环境下,由于舆论监管的高成本化和网络传播的廉价化之间存在矛盾、电力企业本身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和技术密集等特点,正面舆情不容易获得民众信任及认可,不容易被外界正确认知和理解。特别是大型电力央企,其固有的垄断性质和央企身份更容易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从广东电网建豪华办公楼事件、电力局长骂百姓不要脸事件、国家电网降薪门等众多电力企业网络舆情事件可以看出,危机到来时,电力企业往往后知后觉,手忙脚乱。因此,建立科学、准确、简便的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电力企业做好舆情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日常运营中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考。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力企业的网络舆情风险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现状做了系统的梳理,对我国电力行业企业所处的舆情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扫描,对电力行业的舆情热点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即从宏观层面分析互联网舆论生态风险的成因,从中观层面分析央企的网络舆情风险的成因,从微观层面分析电力行业和企业的网络舆情风险的成因。理论上,根据危机应对的一般原则,结合I--space信息空间、风险管理和网络舆情研判的相关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企业的舆情风险,电力企业可根据评估的结果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对网络舆论风险进行有效、便捷、准确的评估,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者面对负面舆情事件时,应对决策过程有据可依而更具科学性。结构上,首先运用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危机管理的理论、方法,确定本文理论依据和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其次,结合电力企业的舆情管理现状,在深入分析网络时代突发事件的一般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从准确评估风险、提高应对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符合电力企业实际的舆情监测指标体系,按照电力企业舆情风险分层评估而采取对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再次,为使得指标在使用时有据可依,本文将各指标进行专门定义,并详细阐明各指标的涵义和适用范围,说明其计算步骤,对客观或主观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或设定评估标准。最后,选取某大型发电企业的网络突发热点舆情事件作为案例,验证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并分析风险成因,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