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价快速上涨和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两大社会现象的并行,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为了更好地理解收入差距和房价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收入差距是否影响房价。不少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却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结论。有学者认为,收入差距对房价不构成任何影响。也有学者认为,收入差距会对住房价格的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大多数的学者主要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房价上涨。为了能更好地研究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论文的前提下,采取了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收入差距对房价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展开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从住房的二重属性着手,认为住房同时具有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而居民对住房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促进投资需求,抑制消费需求,这两大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当地的房价。但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住房的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不均衡的。因此,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收入差距对房价产生的影响应当分别讨论。在实证分析理论中,本文采取了国家统计局认可的30个大中城市的2005年至2014年的面板数据。首先,在验证得出工资性收入是对房价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一基础上,选取了30个城市不同行业的工资水平作为样本,计算出基尼系数,并以此指标对30个城市的房价这一总样本进行了回归。其次,将总样本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组,再用同样的指标对三组样本分别进行了回归。最后,又引入了经济发展水平与时间这两大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使得社会财富向高收入阶层流入,减少中低收入人群的财富占比,这会促进高收入人群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并抑制中低收入人群对住房的消费性需求。而增加的投资需求和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对房价产生综合影响。在全国范围来看,因为收入差距而增加的投资需求,与减少的消费需求两者之间并未有哪种需求较为突出,所以,收入差距对房价并无显著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当地的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以消费需求为主,所以,当收入差距扩大时,低收入居民减少的消费需求大于高收入居民增加的投资需求,从而使当地社会对住房的需求量减少,抑制了房价上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当地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以投资需求为主,而当收入差距扩大时,高收入居民增加的投资需求大于低收入居民减少的消费需求,促使房价上涨。而在经济发展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并未有哪种需求特别突出,减少的消费需求与增加的投资需求两者相当,收入差距对于当地的房价并无显著的影响。本文还发现,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或者时间的增长,一个地区住房的主要需求会逐渐由消费需求变成投资需求,所以收入差距会不断促进房价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