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州被誉为“古铜镜之乡”,其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时期,而其后的各个时期都有铜镜出品,种类齐全,数量繁多。铜镜的制作工艺主要是以鄂州市博物馆文物复原复制研究所中的复制铜镜作为研究对象,将鄂州古代铜镜作为模本,经制模、铸镜、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复制而成。根据镜背纹饰的形制变化将鄂州铜镜分为九大类型,分别为字纹镜、博局镜、鸟兽纹带镜、连弧纹镜、神兽镜、画像镜、纪年铭文镜、花鸟镜以及神仙人物镜;又根据铜镜时期以及其发展变化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阶段为早期时期,时间为战国时期;第二个阶段为发展时期,时间为两汉时期;第三个阶段为鼎盛时期,时间为三国至唐朝时期;第四个时期为衰落时期,时间为宋元明清时期。经过古文献的查证以及铜镜制作的时期和铭文中的信息,从而了解到破镜重圆镜、昭明镜以及许由巢夫镜等铜镜中蕴藏的民间的故事和真子飞霜镜、月宫镜等铜镜中蕴藏的神话传说;而铭文的内容中也包含了铸镜师与铸镜中心的相关信息和民俗文化、宗教思想等,其中民俗文化主要是照面饰容、取火燃物以及驱妖避邪三类,铜镜中的宗教思想则主要从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分析鄂州铜镜产业的现状,笔者根据其现状认为鄂州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这四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结合旅游文化产业,建立鄂州铜镜的品牌;第二,建立健全的产业链模式;第三,加大对鄂州铜镜的宣传,弘扬传统文化;第四,大量引进和培养人才,传承铜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