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新韩礼德学派的代表人物马丁(Martin)等人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它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意义这一方面的新的扩展。这一理论关注的是表达文本/说话者的观点,态度,立场的语言资源,以及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评价理论是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包括三大次系统:态度,级差和介入。在这三者中,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部分,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判断和鉴赏,因此,态度系统又可细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大次系统。
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出发,对20世纪美国著名文学家赛珍珠为其父亲写的传记文学文本《战斗的天使》中的话语态度资源加以分析,旨在通过阐释作者对传教士父亲形象的认识过程,探索出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帮助读者欣赏这部作品的语言魅力。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将语言学理论作为有效地分析工具来分析文学传记文本,进一步证明了评价理论的实用性和阐释力,拓宽了其应用领域。同时,对传记文本《战斗的天使》中作者/说话者具有态度意义的语言资源进行解析,使得文本中人物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清晰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从而使读者能够从评价理论的角度深刻理解这一文学传记文本,也为读者欣赏这部佳作的语言艺术魅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