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分析总结严重多发伤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此类病人的病情评估、治疗选择、手术时机及预后提供初步依据。[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记录一般信息和受伤原因、时间,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等创伤救治过程资料,并对其进行简明创伤分级(AIS)及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根据ISS分值区间进行分组分析比较。[结果](1)本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90例,年龄多分布在21-40岁区间(62.2%);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高处坠落伤及刀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头、胸、腹及四肢,而死亡病例主要是严重颅脑伤及胸腹器官内伤。总的抢救成功70例(77.8%),死亡20例(22.2%),发生并发症36例,具体有SIRS35例、MODS24例、感染10例(肺感染4例、肾感染2例、创口感染4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ARDS4例、DIC 6例。(2)①按ISS评分,死亡病例全部分布在ISS≥25分区间,以25-30(80%)及>35分区间(20%);而各组并发症分布无明显差异,但在ISS高分区段并发症较严重;②钝性伤与穿透伤比较时发现钝性伤组死亡率较高,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I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③胸腹组及颅脑伤为主的病例分别进行生存病例与死亡病例的评分比较,发现无统计学差异;④对颅脑伤为主的病例进行MHIPS评分,生存病例与死亡病例病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且死亡病例评分明显低于生存组,此评分系统较ISS评分系统更有效预测合并颅脑伤病例的病情及预后;⑤本组病例施行的中大型手术全部分布AIS评分≥3分的病例,死亡病例则全部在AIS≥4分的病例(AIS=5病例为14例,AIS=4病例为6例),手术病例占分值内所有病例的比例有明显差异。[结论](1)ISS评分能够有效评价严重多发伤的病情及预后。(2)死亡病例集中在ISS≥25的区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亦增加,以ISS=25界定严重多发伤较为合理。(3)受伤性质对ISS评分在严重多发伤病情及预后评估有影响。(4)ISS评分对合并颅脑伤病例的病情及预后存在不足,对合并颅脑损伤的严重多发伤使用新的评分系统一—MHIPS评分系统,对病情进行评估更为合理。(5) AIS-ISS评分过程中,可以根据AIS评分情况指导手术方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