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32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族际共同语,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凝结不同民族的根本性力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直是我国语言文字政策的主导精神,面向新时期脱贫攻坚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尤其显得重要。教育部等部门曾多次发文强调推广这一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外部条件、设施等支持不足,学习者主体内在动力激发不够,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一直存在诸多困难。而与此同时,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普通话,已经成为共识。本研究基于社会学和教育学视角及相关理论工具,通过文献法、访谈法、个案法和问卷调查,把握当前“三州”(怒江州A县和凉山州B县)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施的现状及这一群体的能力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未来“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教育对策。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和研究设计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百年来面向成人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历史的大致考察。通过对汉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发展梳理,从中窥见汉语言文字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华民族交流沟通共同语的社会地位,并凝练了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经验。第三部分是关于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教育的理论探讨。该部分从增权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以及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基本属性。第四部分是关于“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考察及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归纳。该部分使用问卷法、访谈法等调查研究方法,揭示了当前这一教育从顶层设计、中观组织到微观落实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基于实践理论对影响“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归纳概括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场域外部、场域本身及内部行动者三个方面的原因。第六部分是结合增权理论、监控理论和本论文的研究发现,提出提升“三州”少数民族青壮年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教育对策。
其他文献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高品质就业的需要,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河北省高职学生的调研表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待提高,其中人际沟通能力、冲突处理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使用前胡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指标来综合评判其在临床上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建立大鼠急性支气管炎模型,考察前
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镁合金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医用合金,但是较低的耐蚀性制约了其应用的广泛性。稀土元素由于独特的结构,在改善合金组织及性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简述
与传统电子商务相比,P2P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更加开放、灵活,但用户也面临更大的交易风险.为了解决P2P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电子商务的可信信用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