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于1980年开启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已经在住房改革的道路上前进了33年。在这33年的过程中,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至今已成为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我国宏观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3年来,我国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住房市场,不仅深刻的改变了我国的城市面貌,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更是显著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给人民带来了极大地福利。我国的住房市场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由于我国住房市场发展时间短,面临的环境复杂,发展在曲折中前进。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住房市场逐渐暴露出总量失衡、结构失调和价格上涨过快等诸多问题,加上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百姓生活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在住房市场的诸多问题中,住房价格是表现最直接、矛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调节供求关系的重要工具,价格机制对供求各方及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模式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对住房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考虑到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经验总结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主要选择了土地交易价格、宏观经济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住房市场相关利率水平、住房市场相关税率水平、住房市场投资或投机水平、保障性住房市场这几个关键因素作为中国住房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因素从不同方面对中国住房价格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各个因素在住房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分析过程中,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不同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性检验。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影响住房价格的因素进行逐一定性及定量分析,全面理清当前中国住房市场中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分析住房价格的形成机制。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将政府和资本市场加入到了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分析中去,深度剖析住房价格形成的多层次原因。在分析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面板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多种计量模型,同时,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分析住房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在对中国住房价格形成进行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将住房市场细分为商品性住房市场与保障性住房市场两大类别,根据两个市场不同的市场属性对住房价格形成过程进行区分性分析。由于中国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数量短缺、结构不完善等种种问题,考虑到未来中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巨大前景与保障性住房本身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对保障性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及阐述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总结全文的内容,提出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一般性结论,并对当前情况下如何完善我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及解决当前住房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