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转股一般被用于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企业资产负债率,我国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展过一轮大规模债转股。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债转股拉开序幕,本轮债转股强调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以缓解企业负担,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为主要目标,助力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债转股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对其进行了评述。接着对债转股的运作机理进行了解释,总结了不同形式债转股,对债转股相关理论和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案例企业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是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在国内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和贸易领域具有战略性地位。该企业自2010年以来负债率不断攀升,最高时接近80%,企业财务压力巨大。为了帮助企业脱困,中国铝业于2017年初启动债转股进程。本文对2017年以来中国铝业债转股开展的动因、障碍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介绍,特别是对市场化创新型的转股方式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本文选取了三个评价角度对中国铝业开展债转股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分别为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法和其他指标分析。分析发现,中国铝业债转股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体现在债转股后中国铝业H股累计超额收益率为负且亏损较大。但是,此次债转股有效解决了企业负债过高的情况,企业偿债指标明显改善,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债转股初见成效。从长期绩效来看,此次债转股尚未对相关指标有明显影响,还需要后续研究。对此次债转股进行总结,从现阶段来看这是一次顺利的债转股,具有了一部分明显的市场化特征,达到了关于降低企业负债率的目标,但其长期绩效尚存在不确定性。文章的末尾,针对企业、实施机构和政府从三个角度,针对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能够给类似的大型企业集团开展债转股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帮助此轮市场化债转股中更多项目的顺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