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中的日本要素——以所谓日本情结为中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u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关系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成败。台湾问题的久拖不决不仅仅由于我国自身存在的特殊历史与现实原因,更与存在的国际阻力是分不开的。其中美国因素固然是解决台湾问题中最主要的外部阻力,但日本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历史上的台湾曾被日本侵占长达半个世纪,其间的日本殖民统治可以说对台湾社会各个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这就使台湾问题的处理与解决愈加复杂化了。 以往多数学者对于此问题的探讨多集中在政治、安全或者经济方面,鲜有着墨于文化因素的分析。然而,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仅靠军事、政治和经济之类的硬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到文化这一“软性”要素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将探讨的视角不再囿于以上传统领域,而从台湾岛内存在的“日本情结”这一特殊的殖民文化心理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产生、发展、衰落而又再度“死灰复燃”的历史轨迹,以及以不断变化了的新形式渗入并影响台湾的政治、社会生活的具体过程与表现方式,对这一殖民心理与台湾复杂的政治生态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希冀能以此形成一处理与解决台湾问题的新视点。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提出整个文章的理论框架,分析后殖民理论中的文化认同观点对于台湾问题分析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第二章分析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日本情结”初步形成的原因和背景以及潜在的影响;第三、第四章则分别从蒋氏父子统治时期与“李、扁”时代这两个历史时期“日本情结”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是如何一步步与台湾分离势力相结合,最后为“台独”分子所利用的演化过程,以及“日本情结”的存在对台湾政治生态、海峡两岸关系的消极影响;最后一章从“日本情结”对台湾整体民族文化认同所产生的消极作用这一层面,分析中国政府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并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与参考意见。
其他文献
美国自2009年华盛顿州颁布运动相关性脑震荡法律后,陆续有四十三个州颁布了相应的法律。运动相关性脑震荡不同于医学脑震荡,法律对其有特定规定,如受伤主体为运动员,受伤时间为训练或比赛时,受伤场所为训练或比赛场地等。美国各州法律对脑震荡的预防与救济规定不完全相同,但主要包括赛前教育制度、赛时救济与赛后救济三个方面。赛前教育制度主要从赛前教育主体、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进行规定。赛前教育主体包括教练、运动员
学位
金融服务离岸外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引金融服务离岸外包已经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热点,中国也已将其作为下一步经济
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公共政策制定等理论,论述台湾金融改革的进程、台湾政商关系的演变及台湾第二次金融改革过程中民进党的政商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民进党推行的“二次金改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基因技术研究成果应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基因专利保护将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因经济的发展。但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