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数量潜力研究——以邛崃市为例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治是改善人地关系、调节人地矛盾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不仅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而且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土地整治潜力研究作为土地整治实施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指导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合理实施和布局的重要依据。  本文在分析和总结现有学者对土地整治潜力的研究基础上,以邛崃市为研究区域,在GIS技术平台支持下,利用典型项目调查法、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熵权法、最小限制因子法等方法,并结合多因素修正法和宜耕适宜性评价分别对邛崃市的农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进行了补充耕地数量潜力测算和分级,在此基础上揭示邛崃市土地整治总潜力,并根据潜力测算和分级结果提出了邛崃市四种土地整治方式的重点整治区域和整治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邛崃市土地整治总潜力6210.25hm2。其中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数量潜力4089.76hm2;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数量潜力1950.60hm2;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数量潜力75.33hm2;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补充耕地数量潜力94.56hm2。补充耕地潜力来源主要是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  (2)邛崃市全市范围内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数量潜力为4089.76hm2,潜力较大的乡镇主要分布在邛崃市的地势相对平坦的中部和东部区域,包括临邛镇、牟礼镇、羊安镇、桑园镇、冉义镇和固驿镇,这些区域可作为邛崃市未来农用地重点整治区域。  (3)邛崃市全市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数量理论潜力为4199.99hm2,经过修正后的可实现潜力为1950.60hm2。其中潜力较大的乡镇包括临邛镇、卧龙镇和孔明乡,这些区域可作为未来邛崃市新农村建设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实施的优选区。  (4)邛崃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补充耕地潜力都相对较小,分别为75.33hm2和94.56hm2。其中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较大的乡镇主要分布在邛崃市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包括冉义镇、羊安镇、回龙镇、牟礼镇和桑园镇;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包括临邛镇、桑园镇、固驿镇和茶园乡。这两类土地整治方式虽然补充耕地潜力较小,但对区域耕地综合利用的效益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应合理安排整理规模和时序。  (5)在邛崃市土地整治潜力研究结果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土地整治的发展趋势,提出邛崃市未来的土地整治建议。邛崃市未来土地整治要从单项整治逐步向综合整治的方向发展,统筹安排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等各类活动。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强化生态核心区建设,保护和恢复自然山水格局,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对茶叶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园产地环境则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茶园投入品的大量施用、环境污染的加剧,茶园土壤质量出现恶化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耕地资源属于土地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粮食生产的责任。伴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耕
空间数据的尺度问题是目前许多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表达,有利于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机理与过程。本文选择北京市怀柔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试图从四个角度来探讨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转换过程中的尺度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1) 在空间粒度逐渐增大过程中,面积最大值原则fRMA)下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