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E学习环(5E learning cycle)教学模式在1989年由美国教育专家贝比提出,是基于探究的一种教学策略和课程模式。包括紧密相连的五个环节构成: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精致(Extend)、评价(Evaluate)。因为每个环节英文首字母为“E”,所以称为5E学习环教学模式。5E学习环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探究环节,在探究环节中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学习基本的实验能力。图示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知识内在的联系,用精炼的文字、数字和各种特定的符号贯穿连接起来,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在化学教学中可借助微观模型图、思维导图、概念图、动态图等开展教学,达到直观形象、化繁为简、化淡为奇的效果。《考试说明》中对学生的图像信息处理能力要求如下:“能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图像信息处理能力更加注重,各地的教科书图文并茂。因图像问题涵盖知识面广,而且能很好的考察学生的图像信息处理能力,深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实施5E学习环教学模式辅之图示法教学?5E学习环教学模式辅之图示法对培养学生图像信息处理能力有无影响? 5E学习环教学模式辅之图示法对学生的图像信息处理能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主要是绘图能力和析图能力方面)?本论文在研究5E学习环教学模式、图示法和培养学生图像信息处理能力的策略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参照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展开,研究对象是高一年级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是5E学习环教学模式辅之图示法,经过探索阶段和修正阶段后逐步掌握适合学生的方法。本论文研究的结论是:5E学习环教学模式辅之图示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可行的,具体的环节包括参与→探究→解释→精致→评价,图示法可以根据具体内容渗透于各个环节。实践结果表明5E学习环教学模式辅之图示法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图像信息处理能力,学生的绘图和析图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提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图像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