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国际化已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随着2004年中国寿险业放开对外资寿险经营区域和业务范围的限制,中国寿险市场入世后的三年过渡期结束,在中国金融业中率先进入了全面国际化的进程。但什么是国际化、中国寿险企业如何实现国际化理论界和企业界众说纷纭。本文选择这一研究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的国际准则和国际经验的研究总结,结合对中国寿险市场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分析,确定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与战略对策选择。企业国际化理论从微观上看分为三类,研究企业直接投资行为的直接投资理论,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和以企业国际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国际化阶段论。在对企业国际化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国际化理论发展过程,结合中国寿险业的实际,确定了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的内涵、国际化的路径和内向型国际化的对策全文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及结构作简要的介绍。第二章企业国际化理论。对国外的企业国际化理论进行了介绍和简评。第三章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理论框架。通过对国际上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吸收,结合中国寿险业的实际,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即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将遵循内向型国际化为基础,外向型国际化为目标的路径,在此路径下进一步明确中国寿险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的测量指标,并根据测量指标分析中国寿险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的对策。第四章中国寿险市场开放分析。通过对中国寿险市场开放的历程、现状、绩效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寿险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对策。第五章中国保险监管国际化的对策分析。结合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寿险监管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保险监管国际化的对策。第六章中国寿险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的对策。第七章案例分析,对国际著名保险企业友邦和香港汇丰的经营特点进行分析以为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借鉴。第八章为结论部分。本文以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及相应对策为研究对象,主要创新点有:1)明确了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的内涵与路径尽管“国际化”是近几十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但其定义却各说各家,并没有权威的统一的概念,笔者在研究各种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本文所确认的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的内涵是指中国寿险企业从封闭的市场通过开放逐步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以市场开放为前提,以体制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为核心,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寿险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和测量标准。2)提出了市场对内与对外开放同时进行的市场开放原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其幼稚行业在开放过程中往往由于忙于兑现入世的承诺容易犯对外开放大于对内开放的错误。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国内行业因发展竞争都不充分而错失良机,给予国外资本控制市场的机会。结合中国寿险市场开放的实践总结,本文认为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寿险市场,市场开放不是单纯的对外开放,加入WTO也不是市场开放的结束,而只是深度开放的起步,在促进国内行业的发展水平、应对外资的挑战方面,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3)提出了中国寿险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的对策中国寿险企业的内向型国际化包括环境的国际化和企业本身经营管理的国际化。环境因素的国际化中最为重要的是市场开放和市场监管的国际化;寿险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国际化则包括: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遵循寿险业以新业务内涵价值为经营导向的铁律;以大金融的视野培育国内寿险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国际化标准的监管体系;建立强大的销售体系;完善企业风险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