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阐明施肥对土壤及农作物产品重金属累积的影响,本论文利用黑土、潮土、红壤上20多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不施肥、氮钾、氮磷钾、氮磷钾配施有机肥)下土壤中铜(Cu)、锌(Zn)、镉(Cd)、铅(Pb)、铬(Cr)、镍(Ni)、砷(As)、汞(Hg)含量和在作物(小麦、玉米)籽粒及秸秆中的累积差异,分析了土壤中Cu、Zn、Cd的形态及有效性,旨在为肥料安全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不施肥相比,长期单施化肥(NK、NPK)对黑土中Cu、Zn、Cd、Cr、Pb、潮土中Cu、Zn、Cd、Cr、Pb、Hg、Ni和红壤中Cu、Zn、Cd、Cr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1.5NPKM)显著提高黑土中Cu、Zn和Cd含量、潮土中Cu含量和红壤上Cu、Zn、Cd、As含量。与NK处理相比,三种土壤上NPK处理重金属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NPKM处理显著提高黑土Cu、Zn、Cd、Pb、潮土Cu、Zn、Hg和红壤Cu、Zn、Cd含量。与NPK处理相比,NPKM处理分别提高黑土Cu、Zn、Cd、Pb含量88.9%、61.7%、449%、12.4%,提高红壤Cu、Zn、Cd含量151%、74.0%、331%。2.在目前施肥措施和作物种植体系下,与对照不施肥和NPK处理相比,三种土壤上NPKM处理显著提高Cu、Zn、Cd含量,通过NPKM与NPK处理推算长期试验中有机肥中Cu、Zn、Cd的平均浓度,利用NPKM与CK处理推算土壤对Cu、Zn、Cd的最高承载年限。结果表明,黑土上施用的有机肥Cu、Zn、Cd平均浓度分别为20.2mg·kg-1、32.7mg·kg-1、1.0mg·kg-1,潮土上施用的有机肥Cu、Zn、Cd平均浓度分别为5.4mg·kg-1、20.2mg·kg-1、0.1mg·kg-1,红壤上施用的有机肥Cu、Zn、Cd平均浓度分别为128.5mg·kg-1、142.1mg·kg-1、2.3mg·kg-1。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推算,黑土对Cu、Zn、Cd的最高承载年限分别为67、118、9年,潮土分别为1042、2043、631年,红壤分别为10、46、0.5年。3.潮土上,NK处理比对照和其它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和秸秆中Zn含量,施用有机肥(NPKM)比不施肥或单施化肥(NPK)显著增加小麦秸秆Cd和As含量。红壤上,与对照相比施用化肥(NPK)使小麦籽粒Cu、Zn、Cd、Ni含量分别降低29.9%、22.7%、31.3%和65.1%;与单施化肥(NPK)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使小麦籽粒Cu、Zn、Cd分别增加28.0%、65.3%、81.8%,小麦秸秆Zn、Cd、Hg含量分别增加289%、103%、32.3%。4.与对照不施肥相比,长期不同施肥对黑土玉米籽粒中Cu、Cd、Cr、潮土玉米籽粒Cu、Cd、Cr和红壤玉米籽粒Cd、As含量无显著影响。与NK处理相比,NPK处理显著提高黑土和潮土玉米籽粒Pb含量,NPKM处理显著提高黑土玉米籽粒Zn、Pb和潮土Pb含量。与单施化肥(NPK)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1.5NPKM)显著提高黑土和红壤上玉米籽粒Zn含量,NPKM处理比NPK处理显著提高红壤上玉米秸秆Cu、Zn、Cd、Pb、As、Hg、Ni含量。5.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中Cu、Zn、Cd形态分级表明,NPK处理比NK处理显著增加黑土氧化物结合态Zn含量及比例,降低残渣态Zn含量;降低潮土有机结合态Zn含量,增加残渣态Zn含量;增加红壤上酸提取态Zn、Cd含量和有机结合态Zn含量及其比例。有机无机配施(NPKM或1.5NPKM)比NPK增加黑土和红壤中Cu、Zn、Cd的酸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含量;提高潮土残渣态Cu和红壤残渣态Cd含量、降低潮土和红壤残渣态Zn含量。红壤上1.5NPKM处理比NPKM处理显著提高酸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Cu、Zn、Cd含量。回归分析表明,黑土和红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主要受Cu、Zn、Cd总量及其EDTA-可提取态含量的影响。6.对作物籽粒和秸秆中Cu、Zn、Cd浓度与其在土壤中各形态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黑土上Cu、Zn、Cd的生物有效态以酸提取态为主,潮土上Zn、Cd的生物有效态以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红壤上酸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Cu、Zn、Cd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