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批真正的名校和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导学案”作为其中一些学校打造高效课堂的最重要载体和“抓手”,随即在国内大规模的流行。许多学校纷纷效仿,试图通过“导学案”的使用来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国内关于“导学案”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均局限于“导学案”的理论构建及其在初、高中各学科的应用,对于“导学案”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未展开研究。故而,对“导学案”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是提高其应用有效性的应有之义。本论文共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原因、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接着通过文献梳理,回顾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导学案”的相关研究;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予以介绍与说明。 第二部分是对“导学案”相关概念的阐述。主要从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入手,来界定“导学案”的概念,探讨其主要特征与功能,并在分析目前国内最流行的教学模式中的“导学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 第三部分是“导学案”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以及原因分析。通过对武汉市某区两所小学“导学案”的应用进行调查,了解“导学案”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和分析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接着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几个方面分析影响其应用有效性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提高“导学案”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有效性的策略部分。针对“导学案”应用于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措施,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