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与中国产业集群和升级——以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生产性服务业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跨国公司、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关理论,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趋势及战略调整对中国产业集群和升级的推动作用。以跨国公司、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为线索,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投资战略调整趋势的实证分析为理论依据,全面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产业集群和升级的推动作用。并以中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金桥出口加工区为例,引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因跨国公司产业集群升级的推动而在我国某些特定区域应运而生,并对促进这些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和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综述,主要是对有关跨国公司理论、国际投资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作简要回顾,从跨国公司的理论研究到产业区-新产业区-产业集群理论的进展和完善,梳理了产业集群理论推演的逻辑过程。第二章主要通过实证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战略调整趋势,主要突出了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集群和升级的推动作用。第三章由跨国公司推动的产业升级引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动因和趋势特点,主要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中国、上海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特点进行分析。第四章以金桥出口加工区为例,通过研究金桥地区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调整和该地区产业集群与升级的特点,具体评价金桥吸引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的优劣势所在,从而就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开发区吸引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其他文献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年
本文从公司独特理解开始,认为公司具有与以往理论不同的特征。即认为公司作为财产的一种形式,并且作为一种工具,从其成立始便具有公信力的客观要求。这种财产性特征使公司具有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不朽的名句曾激励着无数的人坚定信心,战胜困难。那些在危急时刻被受灾群众视为“主心骨”的党员干部和他们的亲人,在经历了痛失亲人、家庭破碎、一贫如洗的劫难后,又是怎样渡过“5·12”大地震后的第一个寒冬?    “5·12”大地震后,灾区许多党员干部失去了相依为命的亲人,幸福的家庭变得残缺不全,生活水平也大大下降……  时间过去了大半年,饱受重创的干部工作生活状态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