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生长因子-β1在60%氧致新生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reathu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新生儿救治中高浓度氧非常重要,但氧气又可造成肺损伤,高氧所致的肺损伤是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氧长时间进入肺部后,产生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急性期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并导致慢性肺损伤而致另一并发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s, BPD),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已引起广泛重视。持续较高浓度氧吸入可致新生小鼠发生类似人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部改变,因此高氧暴露模型常用于BPD的发病机理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与纤维化疾病相关的生长因子,在高氧肺损伤导致肺纤维化中起多大作用及机理如何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建立60%氧暴露的新生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动态观察高氧暴露后肺组织病理改变、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探讨:(1)60%氧暴露对新生小鼠发育的影响及肺损伤。(2)在新生鼠BPD肺损伤中的作用。从而为新生鼠高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30只出生24小时内的清洁级雌性昆明(KM)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置于封闭氧箱中(FiO2 0.6)喂养,对照组置于正常空气中(FiO2 0.21),制备60%氧浓度致新生小鼠BPD模型,分别于试验开始后第2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记录小鼠体重、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光镜下做辐射状肺泡计数(RA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肺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1)体重:吸氧7天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肺形态学: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肺泡发育过程受阻,肺损伤逐渐加重,最终纤维化。吸氧7 d开始出现肺泡化障碍;14 d肺泡体积明显增大、肺泡融合、数目减少;21 d时正常的肺泡结构几乎消失;(3)辐射状肺泡计数(RAC):吸氧7天后,实验组RA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 AEC-Ⅱ):实验组吸氧2天出现线粒体(Mi)肿胀;7天时板层小体(LB)开始排空;14d上述变化明显加重,板层小体基本排空;21天时线粒体和板层小体消失,肺间质有纤维组织增生;28天时线粒体、板层小体、微绒毛消失,肺间质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细胞核固缩、融解;(5) TGF-β1的表达水平:吸氧2天后,实验组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60%氧浓度吸入可致新生小鼠生长障碍和肺泡化阻滞,出现类似人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部改变。60%氧吸入可刺激肺部产生过量的TGF-β1,从而导致新生鼠肺发育受阻,纤维化形成,提示TGF-β1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和持续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晋中市扎实做好乡村绿化,积极探索乡村绿化建设模式和路径,围绕建设标准及实现形式展开探讨,对做好乡村绿化提出了思考和启示,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目的 比较皮肤小切口(≤5mm)与标准切口(10mm)PULL法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后疼痛程度及术后感染率差异.方法 27例体表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接踵而至,大数据技术给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运用5G+大数据助推科研院所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的
长期以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以取得教学的成功是英语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具有智慧、生命力、启发性的课堂.叶澜教授认为:“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