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的研究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了解高中生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的主要影响。第二,制定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高中生进行干预,提升其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水平。方法1调查法:采用《一般个人情况调查表》、《学习投入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唐山市地区的高中生施测,以了解高中生学习投入现状,同时考察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的关系。2实验法:在接受问卷调查的被试中以自愿的方式招募被试30人,分为对照组(15人)和实验组(15人),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六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干预。在干预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投入情况进行问卷评估,以评定团体干预对学习投入的改善作用。结果1心理资本总体得分为85.82分,略高于理论均值(78),说明高中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水平。2学习投入的总体得分为74.87分,高于理论均值(68)。说明高中生学习投入的整体水平为中等偏上水平。3高中生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F=10.236,P<0.05)、年级(F=3.541,P<0.05)、班干部(F=16.592,P<0.05)、生源地(F=3.120,P<0.05)、独生子女(F=5.041,P<0.05)、母亲文化水平(F=5.055,P<0.05)、家庭经济情况(F=9.897,P<0.05)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性高于女性,高一学生高于高三学生,担任班干部的同学高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母亲文化水平高的同学高于母亲文化水平低的同学,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高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4高中生学习投入水平在班干部(F=10.236,P<0.05)和年级(F=15.455,P<0.05)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担任班干部的同学高于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同学,高一学生高于高二学生,高三学生高于高一学生。高一和高三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5高中生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存在显著的相关,心理资本的各维度和学习投入的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r=0.499,P<0.01)。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心理资本水平可以解释学习投入24.7%的变异,建立回归方程模型为y=0.814X+10.30。6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后,实验组被试在学习投入问卷(t=-3.771,P<0.05)和心理资本问卷(t=-3.934,P<0.05)的总体得分上均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分量表上,除了韧性和自我效能维度的得分提升不显著之外,活力(t=-3.050,P<0.05)、奉献(t=-2.384,P<0.05)、专注(t=-4.287,P<0.05)希望(t=-2.858,P<0.05)、乐观(t=-2.692,P<0.05)分量表的得分均有显著的提升,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高中生被试的学习投入和心理资本水平。结论1高中生整体的学习投入和和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高中生学习投入和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正向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水平。2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理论的团体干预活动可以显著地提高高中生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