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中小学的操场上,几乎随处都能看到运动的学生们。而且现代篮球运动又是一门集教育学、健身学、娱乐学、心理学等多重教育意义的学科。本人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辽宁省乡镇高中学校体育课篮球教学,课外篮球活动以及课余篮球运动队训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明确了辽宁省乡镇高中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优势与不利因素,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为辽宁省乃至我国乡镇高中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调查得出结论:1.篮球运动在辽宁省乡镇高中是比较普及的。绝大多数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安排篮球教学,相当一部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积极参与篮球活动,而课余篮球训练在辽宁省省乡镇高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2.辽宁省乡镇高中体育教师均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呈现老、中、青结合的年龄结构,他们多数是体育教育专业,是篮球运动专项的占相当高的比例;学校的篮球场地、器材等还不充足,特别是室内篮球场馆很缺乏。3.篮球运动有利于缓解乡镇高中学生的升学压力,优化学校的篮球运动氛围,普及校园篮球文化有利于辽宁省乡镇高中课余体育活动的极大发展。4.乡镇高中课余篮球专项训练师资力量薄弱,场地器材和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学训矛盾比较突出,比赛机会少,运动员得不到机会锻炼。相关建议:1.对于广大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有关专业的培训,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和科学化训练水平。2.加大篮球场地器材的投入,充分挖掘当地有利条件,积极主动的改造篮球场地器材以适于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篮球教学、课余篮球训练、课余锻炼篮球活动,为学校开展篮球运动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3.在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改变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篮球教学的随意性,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篮球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篮球选修课教学。4.注重学生主体的因素。关注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如篮球兴趣小组,注意校内外资源的结合利用,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思想认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5.建立科学的竞赛机制,深化篮球竞赛体制改革,使学生的各级篮球比赛在全省范围内有序开展。挖掘、培养篮球后备人才,使农村有篮球天赋的孩子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