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独创性的认识、具体性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包括理论认识、具体运用和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层面。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代表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运用程度和发展高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的思想宝库提供了一份宝贵的遗产。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现实土壤和主观条件。它是在毛泽东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大革命时期“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观、土地革命时期“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观、延安时期“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个过程体现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日益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逐步形成的过程,是逐步摆脱教条主义、实事求是的过程。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是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精神,调查研究是方法,发展创新是结果。毛泽东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娴熟的运用于中国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如何总结中国革命和实践经验,或者说怎样对待中国实践经验,总体来说,有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态度和方法,根据毛泽东的看法,有主观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方法。第一种方法从经验或教条出发,或者忽视中国实践的特殊性,或者忽视理论的具体性,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是具体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中国实践的现实经验,得出的科学的理论总结。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在理论上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实践中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主义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对当代中国以及未来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