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的55例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临床特点:临床分型中以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多,肾病综合征型次之,单纯性血尿或蛋白尿型、急性肾炎型和急进行肾炎型占少数。临床上伴有消化道症状的紫癜性肾炎患儿比不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容易出现肾病水平蛋白尿(P<0.05)。伴有肉眼血尿的患儿比仅有镜下血尿的患儿容易出现肾病综合征(P<0.05)。2.病理特点:根据ISKDC标准,肾脏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最多。小管-间质病理分级、免疫沉积物分型、C3沉积和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3.临床和病理特点: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临床分型越重,肾脏病理损害越重。4.预后和病理特点:预后结果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病理分级越重,预后越不佳。结论:55例HSPN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及肾病综合征型为主,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常见。小管-间质病理分级与肾脏病理损害严重程度一致;免疫病理沉积物分型为IgA+IgG+IgM型的病理分级重;伴有C3沉积的HSPN病理分级Ⅲ级以上多见。55例HSPN临床症状与病理损伤严重程度相关;尿蛋白随着消化道受累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肉眼血尿与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HSPN临床表现重、病理分级高,则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