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RC1在雌激素信号通路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雌激素信号通路由一系列复杂的信号级联反应组成,通过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s(estrogen receptors)相结合,从而引发以及启动含有雌激素应答元件(estrogen-responsive element, ERE)的靶基因转录等一系列下游事件,产生相应的生理学效应,如调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ER包括ERα和ERβ,它们属于甾体类核受体超家族,是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这两个亚型均包括以下结构域:激活功能结构域1/2(activation function domain1/2,AF-1/2)、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DBD)、和配体结合结构域(LBD,ligand-binding domain)。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钓取了可以与ERβ结合的蛋白质RSRC1,初步试验表明该分子可以对雌激素信号通路发生影响。人RSRC1基因位于第三号染色体3q25区域,共编码334个氨基酸,其理论分子量应为38.66kD。该蛋白富含精氨酸和丝氨酸,并在第180-224氨基酸的区域内能够形成螺旋卷曲(coiled-coil)结构,故将其命名为RSRC1(arginine-serine-rich coiled-coil1)。目前对RSRC1的功能研究只有一篇文献,认为RSRC1在RNA的组成性剪切和选择性剪切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RSRC1与ERα和ERβ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该相互作用对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RSRC1可以与ERα和ERβ结合,其中,RSRC1与ERα的结合可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并表现出对雌激素的剂量依赖,而与ERβ的结合则表现为雌激素的非依赖性,且将RSRC1与ERβ间相互作用位点定位于第163-196位氨基酸片段之中。  通过ERE-luc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的测定,发现RSRC1以雌激素非依赖的方式特异性地增强 ERE-luc报告基因的活性,并且在乳腺癌细胞中, RSRC1能够与ERα/β以协同方式增强ERE-luc报告基因的活性。此外,我们还发现RSRC1是一个可以发生类泛素化(SUMO)修饰的蛋白底物,为进一步探讨SUMO化修饰对RSRC1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构建了SUMO-1的小干扰RNA,以及一系列RSRC1的不同长度和位点的突变体,最终确定了RSRC1的SUMO化修饰位点位于第151-157位氨基酸片段之中。而RSRC1发生SUMO化修饰是其增强ERE-luc活性所必须的。  综上所述,发现RSRC1能够与ERα/β相互作用,以雌激素非依赖的方式增强ERE-luc报告基因的活性,与ER以协同的方式共同调节雌激素信号通路,而SUMO化修饰除了具有增强RSRC1蛋白的稳定性之外,还影响到其对ERE-luc报告基因活性的增强作用。这些结果提示RSRC1是雌激素信号通路的新型调节因子。
其他文献
催化裂化(FCC)是石油加工工业主要的重油轻质化工艺过程,FCC催化剂是催化裂化技术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FCC催化剂的微孔是催化裂化反应的主要场所,而实际工业生产中催化裂化的反应条件会破坏其微孔结构。目前,多孔材料的表征有较大的难度,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在国内研究较少。因此,研究FCC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及老化后微孔比表面积与反应性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大量实验、相
学位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产生的有生理活性的小分子短肽链,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和生理功能,是大豆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大豆肽,具有酸解和酶解法生产所不具备的很多优点。本课题主要对菌种的选育、发酵工艺的优化和发酵液的分离纯化分析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初步研究。选用实验室保存的米曲霉Asp 3.042作为初始发酵菌种,对其产蛋白酶性状进行选育。利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的辐照源对米曲霉进行诱变
在植物CO2光合同化作用形成蔗糖的过程中,SPS(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蔗糖磷酸合成酶)是一个重要的控制酶,目前有关甘蔗SPS的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而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在调控真核基因转录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对甘蔗SPS启动子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甘蔗SPSⅢ的5侧翼序列的功能分析为研究对象,为了分析调节SPS组织特异性的机制,检测不同长度的5侧翼序列驱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