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问题是中国近年来宏观调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受金融市场不健全及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监管机构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面临着两难困境。流动性如何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经济运行,以及其影响效果的传导过程,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流动性与价格、产出指标的动态联系及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首先,本文对流动性的变动特征进行了讨论。通过构造流动性水平及状态指标,从统计上描述我国流动性的变动情况。其次,本文研究了流动性水平同价格与产出指标的动态关联性特征。通过扩展的货币数量方程,在模型中引入资产价格变量。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确定流动性水平同价格与产出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再次,考虑流动性状态变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建立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特征。然后,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建立具有四类代理人的货币经济模型,并考虑宏观流动性的影响。最后,本文讨论货币调控目标及监管部门对流动性的调控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分别建立水平及状态指标进行流动性测度,并应用HP滤波技术测算我国超额流动性;通过扩展的货币数量方程,建立房价同流动性水平的联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房价和流动性在长短期内均存在显著关系;建立以超额流动性指标为阈值的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高流动性区制下,货币政策效果较弱;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虑流动性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在参数估计中使用具有先验值的贝叶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