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财政分权的推进,地方政府不再仅仅是一个纵向依赖的行政组织,而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目标和资源配置权限的经济组织。地方政府要行使其公共权力,必须要有一定的收入作保障,但中央在财力上的集权和事权上的下放,使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配套,地方政府资金难以满足其支出需要,因此,在“经济人”理性假定下,地方政府必然会开展争夺经济资源及税收资源的活动,地区间税收竞争的格局由此形成。
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在客观上要求一个高效的政府与之相匹配。我国政府要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有效的税收竞争体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大多集中在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现状、形式、成因的分析以及政策建议的提出上,而实证分析却比较少。由于缺乏数字上的依据,使得提出的政策建议显得单薄无力。要研究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分析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6年各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间的税收反应函数作了回归分析,并进行了分时期、分地区的检验与比较。
本文第一章对政府间税收竞争进行了理论与文献的综述;第二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讨论其影响和效应;第三章利用税收反应函数,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在理论综述、现状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政策选择,从而为有效的税收竞争体制的建立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