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融资作为当下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融资方式之一,在A股市场上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态势。控股股东在保留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前提下,将所持有的股权出质,补充流动资金,拓展自身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但股权质押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当企业股权接近平仓线时,企业将面临控制权被转移的风险。当企业市值稳定时,由于股权质押带来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控股股东也可能借此掏空企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当企业高比例质押其股权时,对企业经营业绩、企业价值都将带来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有色金属加工业企业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股权质押前后在两权分离程度、公司经营业绩、财务风险、企业价值、股权质押信息公布后的短期市场反应以及研发投入六个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上述六个方面的分析,本文发现,当章源钨业的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所持股权时,其两权分离程度显著加深,公司经营业绩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对其财务风险的衡量上,本文发现尽管其财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但伴随着股权质押率的上升却显著加大。企业价值的变化不论是在横向的托宾Q值对比亦或者纵向的EVA值对比,都在高比例股权质押后呈现颓势。但章源钨业上市后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却未呈现出以往研究所论证的显著抑制作用。这意味着,高比例的股权质押给企业带来影响,于不同企业而言,将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本文研究的目的不在论证股权质押这一融资方式的优劣,仅寄希望于提示企业慎重使用股权质押融资,高度关注股权质押融资给本企业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