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城市用地紧张,绿化面积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热岛效应、噪声污染、雾霾(PM2.5)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近几年,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大力推广各式植物墙。对广州市17处基质墙的调查结果表明:使用植物共45种,其中草本植物共29种,木本植物共16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植物,室内植物墙分别为绿萝、袖珍椰子、肾蕨,室外植物墙为肾蕨、鸭脚木、吊竹梅。基质植物墙大致有植生毯式、布袋式、种植盒式和模块式4大类;但基质墙普遍存在不少技术和后期养护管理问题。基于此,我们进行了水培植物墙的研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框架、种植模块、灌溉系统等的设计与制作,水培植物诱导、配件与安装及补光灯设计。水培墙与基质墙在多数性能比较上具有优势,得到业界的认可,做了不少经典案例,目前推广的面积超过基质墙的1.28倍。雾培与水培相比,其水肥利用率更高,植物生长更快,制作成本下降。因此,开始探讨雾培植物墙的设计与制作。雾培植物墙设计制作主要内容包括:框架的设计与制作、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种植模块的设计与制作。设计制作基本成功,但仍然需要作进一步改善。以广州市的维多利亚广场、东方宝泰广场、W-Coffee等基质墙及一米森林水培墙等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植物墙的温度和湿度变化。结果表明:1)植物墙对于空气中的湿度有提高作用,面积越大的植物墙,对湿度的影响也越明显;2)植物墙的植物越丰富,对于空气中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也越大。测定和分析了水培植物墙对PM2.5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垂直距离固定时,随着测量地点水平距离的增加,水培植物墙对PM2.5的影响越来越小,当水平距离超过3m后,水培植物墙对PM2.5影响不显著。2)室内水培植物墙与普通建筑墙相比,水培植物墙可以显著降低PM2.5浓度,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及测量时间的推后,水培植物墙对PM2.5的影响逐渐降低。3)室外水培植物墙对PM2.5影响较小,基本上水平距离在0.5m以内对PM2.5有影响,水平距离超过了1m对PM2.5的影响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