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探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将面临从写话到写作文的转变。这一转变让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很难适应这么大难度的跨越,再加上农村民族杂居地区生活作文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方面存在一定的原因,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文教学存在功利化的心理趋势,教师忽略学生亲近生活,不重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在习作任务中无从着手,不知道写什么成为学生写习作的首要难题。如何发挥民族杂居地区的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让当地小学作文教学以生活作文理念为指导,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是论文的研究的目的。论文遵循新课标理念并结小学生的特点,在农村民族杂居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从我国民族发展分布来看,民族杂居地区小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相对汉族和城镇地区来说较为落后,这主要是因为民族杂居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使得教学的难度加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教学。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及教育”和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想等等为理论依据,引导习作教学关注学生生活,重视身边的生活资源。希望通过生活作文教学,为他们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因此,论文以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较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深入研究了当地小学习作写作时的兴趣,态度和材料内容的选择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都存在自己的问题。因此学生缺乏写作素材问题的解决,就从问题产生的原因着手,再结合民族杂居的特殊性,从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和乡土资源的角度,提出了民族杂居地区小学生活作文教学可操作性的对策,最后结合相关案例展开深入的分析。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生活作为生活作文教学素材的源泉,以这样的文化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加深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这也是顺应新课标的价值追求,由此,以民族杂居地区文化资源来开展小学生活作文教学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探究。
其他文献
新乡贤是发展乡村经济、推动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乡贤回归参与乡村治理的作用力有驱动力和阻滞力两方面。其中主观驱动力来自乡土情怀的联结、文化认同的
众所周知,量子纠缠不但是量子信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是很多重要的量子信息处理任务(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的主要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相对论框架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在社会人口结构上逐渐表现出步入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其中尤以养老问题最为
众所周知,英语写作能力作为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学生英语语言掌握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大量研究表明,英语写作作为一种综合、复杂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并且学生对写作普遍缺乏信心。因此,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心理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心理因素中,其中自我效能感在学生英语写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任务的信心。至于写
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是当前国内年轻群体最为重要的网络娱乐社区之一。B站最为特别的是弹幕功能。和传统视频网站不同,弹幕视频网站可实现弹幕与视频同步播放,这种独特的视频观看体验让即时弹幕能够超越时空限制,形成一种虚拟的社区式观影氛围,让B站成为极具创新的二次元文化互动分享社区。B站自整合营销策略实施以来,用户增长速度显著高于预测增长速度,营业收入扭亏为盈,视频内容也翻倍增长。然而,B站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进步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近几年正处于国家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而能源消耗日益增长,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