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由于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且发展尚不成熟,为维护市场的稳定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中国资本市场始终存在卖空限制,导致股市投资者只能“买涨不买跌”。2010年3月31日,上交所、深交所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的“单边市”状态。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特别是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负面信息能够进入市场被表达以及传递,降低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股票甚至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并影响着市场以及企业层面的资源配置。卖空机制对于企业各项决策行为尤其是财务决策行为的影响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卖空机制对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的是盈余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较少对与资本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企业的融资行为进行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考虑到卖空攻击所带来的风险,股东、债权人将提高其所要求的回报率,使得企业减少其外部权益、债务融资。那么,企业是否会通过替代性的融资渠道——商业信用融资来满足其资金需求?而作为商业信用提供方的供应商将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是否同样会考虑卖空机制引入所带来的风险?卖空机制的引入又将对允许卖空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商业信用的竞争性动机指出,当市场竞争激烈、处于买方市场时,商业信用可以作为供应商的一种竞争手段用来锁定现有的客户,避免客户的流失。这说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商业信用融资。因此,本文还选择了产权性质以及市场地位作为调节变量,从商业信用的竞争性动机出发,探究这两者将对卖空机制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以及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利用中国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这一准自然实验条件,选取2007年至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卖空机制的引入对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资本结构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和市场地位对以上三者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相比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允许卖空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更少,即卖空机制的引入将减少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2)进一步的,商业信用融资的减少将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比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允许卖空企业的财务杠杆显著下降。(3)考虑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引入卖空机制后其商业信用融资的减少幅度较小,但并未导致财务杠杆在统计意义上与非国有企业出现显著差异。(4)考虑市场地位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在引入卖空机制后,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不存在显著的变化,而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会显著减少且其财务杠杆会有更显著的下降。上述结果说明,虽然中国卖空机制引入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卖空交易量较小,但是卖空机制已经开始通过其事前威慑效应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而企业若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则可以有效的缓解卖空机制引入所带来的这一负面效应。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以往研究较少涉及卖空机制对于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且尚未对卖空机制对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丰富了卖空机制对公司行为的影响研究;其次,本研究也扩充了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探究了卖空机制这一新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于商业信用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利用中国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这一准自然实验条件探讨了这一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对于微观经济体行为的影响,为中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已有研究表明,考虑到卖空攻击所带来的风险,股东、债权人将提高其所要求的回报率,使得企业减少其外部权益、债务融资。那么,企业是否会通过替代性的融资渠道——商业信用融资来满足其资金需求?而作为商业信用提供方的供应商将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是否同样会考虑卖空机制引入所带来的风险?卖空机制的引入又将对允许卖空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商业信用的竞争性动机指出,当市场竞争激烈、处于买方市场时,商业信用可以作为供应商的一种竞争手段用来锁定现有的客户,避免客户的流失。这说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商业信用融资。因此,本文还选择了产权性质以及市场地位作为调节变量,从商业信用的竞争性动机出发,探究这两者将对卖空机制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以及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利用中国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这一准自然实验条件,选取2007年至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卖空机制的引入对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资本结构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和市场地位对以上三者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相比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允许卖空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更少,即卖空机制的引入将减少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2)进一步的,商业信用融资的减少将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相比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允许卖空企业的财务杠杆显著下降。(3)考虑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引入卖空机制后其商业信用融资的减少幅度较小,但并未导致财务杠杆在统计意义上与非国有企业出现显著差异。(4)考虑市场地位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在引入卖空机制后,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不存在显著的变化,而市场地位低的企业其商业信用融资会显著减少且其财务杠杆会有更显著的下降。上述结果说明,虽然中国卖空机制引入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卖空交易量较小,但是卖空机制已经开始通过其事前威慑效应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而企业若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则可以有效的缓解卖空机制引入所带来的这一负面效应。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以往研究较少涉及卖空机制对于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且尚未对卖空机制对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丰富了卖空机制对公司行为的影响研究;其次,本研究也扩充了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探究了卖空机制这一新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于商业信用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利用中国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这一准自然实验条件探讨了这一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对于微观经济体行为的影响,为中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