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环境的恶化,给汽车、房地产、电子机械、钢铁等行业带了严重的危机。我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制造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尤为显著。金融危机给制造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出口的减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产能严重过剩等,再加上我国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导致制造业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除了个别年份,制造业PMI普遍都低于50%,制造业经济一直处于低迷期。很多上市公司出于盈余管理的目的,纷纷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来规避金融危机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文首先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计估计变更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与总结。主要包括:介绍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内涵、特点、应遵循的原则及手段;阐述会计估计变更的理论基础;总结会计估计变更的动因。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近十年发展状况,并以2006-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制造业会计估计变更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运用Jones修正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研究,指明宏观经济的变化与制造业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关系。二是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子类行业、变更年度、变更方向及变更类型入手,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特点。  本文研究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这一现象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这两个行业表现的尤为突出;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并没有对会计估计变更起到抑制作用,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频率不减反增;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制造业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9年至今,上市公司倾向于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调增利润;十年间,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项目高度集中于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重工业、固定资产比重大的企业倾向于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变更来调节利润,而轻工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低的企业更多的是利用坏账准备计提来调节利润。针对以上研究和结论,本文最后分别从制度规范、公司治理、审计监督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使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合理。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 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通rn过使用教育游戏, 增加了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也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