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的发展常常和人类的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个别现象的演化常常与群体的演化不谋而合。考察个别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演进走向,考察整个现代主义绘画发展的脉络趋势,我们也能从中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 中西文化意识制约下的美学及艺术风貌的比较,无疑能使双方在相互提供参照的过程中获得对自己、对别人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以往那种狭隘的民族艺术的心胸为一个宽广的文化眼界所取代,这种取代将人们从同一种民族文化的自我循环造成的无限困惑中解放出来。中国艺术在西方艺术参照下,对自己的认识不再同以往那样含糊不清;西方艺术在中国艺术参照下,再也不可能变的那样骄妄自大,双方都在比较中得到更冷静、更客观的理解和认识,就如“黑色”和“白色”共置于眼前,相互映衬得那样鲜明。中西艺术的自我认识和相互认识,总是伴随一个又一个的思考达到更高的境界,思考是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比较和思考,我们将永远囿于一个可悲的,只有无限的黑和无限的白的单一世界。所谓的民族艺术也必将在这种封闭的天地中走向死寂。交流与思考为我们的艺术家获得新的生机提供了可能,开放性的文化体系带来不同艺术的相互参照,使各民族艺术在自我认识和相互认识中,建立起正确的世界文化的观念。 现代绘画在不断认识自然和表现自然,学习传统和勇于创新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多元化。艺术家因各自不同的传统积淀、学识和修养创造了世间风格多样而个性独具的艺术作品。在视觉审美因素多样化发展的情况下,以中西方融合为主线,关于中国文化艺术的论述在认识西方现代绘画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上提供了一些或多或少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