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ning作用下胶体体系的结构和动力学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tu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限是调控胶体体系凝聚态物理行为的重要手段。受限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随机pinning受限是近年来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曾预测,在随机pinning受限情况下,胶体体系的动力学行为会发生变化,随着pinning粒子的增加,体系会从液态转变到玻璃态。然而在实验上研究胶体受限体系的工作还鲜见报道。本文中,我们采用经典的胶体模型,通过引入pinning粒子使体系受限,来研究pinning作用下胶体玻璃的凝聚态行为。利用现代光学显微镜和摄像显微技术,我们对一系列不同pinning浓度的胶体玻璃样品进行观察和录像。通过对所拍摄的录像数据进行后续图像处理,并采用粒子追踪技术,进而得到体系中所有胶体粒子实时的位置信息,就可以计算出体系中包括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两点自相关函数和四点极化率等在内的结构和动力学参量。在增加pinning浓度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胶体玻璃体系的无序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但是体系的均方位移不断减小,动力学逐渐变慢,而且两点自相关函数衰减变缓,弛豫时间不断增大,说明随机pinning的引入限制了胶体玻璃体系中粒子的运动。同时随着pinning比例的不断增加,体系的四点极化率函数的峰值逐渐减小,参与协同重排的粒子数目也相对减少,协同区尺寸不断减小,说明体系的动力学不均匀性逐渐减弱,协同运动受到破坏。
其他文献
使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TiAlN薄膜和ZnO薄膜。通过改变溅射过程中Al的功率来制备了一系列Al含量不同的氮化钛铝(TiAlN)薄膜。在溅射过程,薄膜沉积速率和Al含量随Al的溅射功率
氧化锌(ZnO)是一种典型的Ⅱ-Ⅵ族宽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属于六角晶系6mm点群,它的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为60meV。氧化锌晶体在c轴垂直面上具有对称的电学性质和弹性,而
1963年气象学家洛伦茨研究大气对流时提出了著名的Lorenz方程,它描述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这一混沌的基本性态,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1975年,Haken从理论上推导得出数学上